时间:2022-05-06 11:41:28
根据前文所述,互助代表本能、需要和美德,其中带有利他成分。如果要从服务的角度区分互助和志愿,笔者认为,一是从方向角度,互助是一种多个方向的交换互动,志愿则是面向他人进行的单向付出。二是从报酬角度,互助实际代表了社会内部的交换关系,现代社会交换意义的互助服务可以用报酬衡量,而不是非要进行双向的服务或物品的交换,志愿服务则是无报酬或仅是给予成本消耗补贴的无偿服务。故本研究将纯互助服务、互助志愿服务又称为服务交换型互助、报酬给付型互助,与纯互助服务、互助志愿服务、纯志愿服务三者相对应的是互助伙伴、互助志愿者和纯志愿者。
与此同时,互助小组、互助组织和合作社除提供满足本组织成员需求的各类互助服务之外,也可以面向外部提供(互助)志愿服务,发挥(互助)志愿队伍/组织的作用,由此提高组织成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实现组织成员的常态化互动。
按照是否登记注册以及业务范围,从组织的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本研究尝试将单个互助类组织的成长路径总结为互助小组到互助组织到合作社,志愿类组织的成长路径总结为志愿队伍到专业志愿组织,同时互助类组织和志愿类组织可以相互转换,如志愿队伍转换为互助小组、互助小组/组织中的部分成员作为志愿队伍提供志愿服务等,互助志愿队伍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发展。
根据前文分析可以发现,现实层面的服务和组织是区分互助与志愿以及发展互助型社会养老的两大重要维度,服务供给影响组织类型,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则进一步影响服务供给。本部分即总结总结互助类组织与志愿类组织的组织成长和体系成长路径。
由于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互助类组织与志愿类组织的成长路径除单个组织成长为正式组织以外,还可以通过体系化发展实现。如图1所示,通过政治型互助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的圈层化管理、培育、经营,既可以弥补各类志愿队伍、互助小组在规范性、专业性、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帮助单个组织实现个体的成长——向更高级组织形式的过渡,由此实现体系成长。但是,政治型互助组织管理、专业社会组织培育以及社会企业经营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下面即分别结合案例分析不同运营方式下的互助与志愿服务、组织方式及其优劣势(如表(2)所示)。
单县“幸福院子”是农村老年人的互助小组,租用农民闲置民房,目前以开展助餐服务为主,老人们第一个月先交300元生活费作为启动资金,每天在“幸福院子”里吃三顿饭,如果到月底生活费有结余,可以匀到下个月,后面月份基本上每月老人吃多少就交多少。也有志愿者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等服务。